日期: 2022 年 9 月 28 日

以太坊完成合併 AET扛起PoS機制大旗

9月15日,「公鏈之王」以太坊正式完成合併,成功轉向PoS機制。這是以太坊的里程碑式的歷史時刻,也是PoS機制的重要時刻。 在以太坊正式完成合併時,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佈消息宣告以太坊生態系統歷史性的一刻。以太坊在區塊高度15537393觸發合併機制,並產出首個PoS區塊,高度為15537394。從此,以太坊共識正式從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轉為權益證明(Proof-of-Stake)。 轉為PoS機制後,以太坊最顯而易見的改變就是減少了能源消耗。PoW機制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但也因為確保網絡安全所需的大量能源消耗問題一直被全球監管機構所詬病,也是加密貨幣一直以來的「槽點」。根據以太坊披露,為了維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以太坊工作量證明每年消耗 73.2 太瓦時的能源,相當於奧地利中等國家的能耗。在 Digiconomist 的一項估算中,在過渡到 PoS 之前,單筆以太坊交易使用了 200.05 千瓦時的電力,相當於美國家庭平均 6.7 天的用電量。如今,以太坊轉向PoS 機制,最大改變就是淘汰了礦工,由驗證者負責保護網絡。在合併之後,以太坊的能源使用量減少了 99.988%,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 99.992%,根據Crypto Carbon Ratings Institute (CCRI) 的一份新報告,這一減少意味著該網絡現在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數百個美國家庭在全年用電期間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少。 以太坊轉向PoS機制,是針對以太坊網絡的升級改變,並非PoW、PoS兩種共識機制之間的「較量」。PoW、PoS兩種機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簡單地看,PoS機制更安全、能耗更低並且更適合實現新擴容解決方案。但實際上,兩種機制擁有共同的最終目標——幫助去中心化網絡安全地達成共識。只是不同的區塊鏈項目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更有益於生態發展的機制,很多區塊鏈項目都選擇多種共識機制搭配使用,取長補短。共識機制被認為是區塊鏈的核心。AET公鏈也在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共識機制,在預挖礦階段,AET公鏈使用PoW協議;在正常挖礦和質押階段,則轉向更節能、更高級的PoS機制。PoW 可以確保AET公鏈完全去中心化,公平公正,不需要中心化的管理機構,節點之間實現了公平競爭。PoS 則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共識達成的時間,可以實現毫秒級交易速度。但兩種共識機制又同時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點,PoW的主要缺點是浪費能源,耗費算力。PoS則容易導致代幣大量集中,流動性變差等問題。基於以上兩種共識機制的特點,AET公鏈又採用主節點技術,以獲得新的治理機制,確保AET網絡的去中心化,為AET、ACU等電子貨幣的全球流通提供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以太坊作為公鏈「龍頭」,在設計理念、技術架構、共識算法等方面為行業提供樣本,此番以太坊轉換PoS機制也將為行業提供範例,成為PoS大營中的「明星項目」。

以太坊完成合并 AET们扛起PoS机制大旗

9月15日,“公链之王”以太坊正式完成合并,成功转向PoS机制。这是以太坊的里程碑式的历史时刻,也是PoS机制的重要时刻。 在以太坊正式完成合并时,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消息宣告以太坊生态系统历史性的一刻。以太坊在区块高度15537393触发合并机制,并产出首个PoS区块,高度为15537394。从此,以太坊共识正式从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转为权益证明(Proof-of-Stake)。 转为PoS机制后,以太坊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就是减少了能源消耗。PoW机制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机制,但也因为确保网络安全所需的大量能源消耗问题一直被全球监管机构所诟病,也是加密货币一直以来的“槽点”。根据以太坊披露,为了维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以太坊工作量证明每年消耗 73.2 太瓦时的能源,相当于奥地利中等国家的能耗。在 Digiconomist 的一项估算中,在过渡到 PoS 之前,单笔以太坊交易使用了 200.05 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美国家庭平均 6.7 天的用电量。如今,以太坊转向PoS 机制,最大改变就是淘汰了矿工,由验证者负责保护网络。在合并之后,以太坊的能源使用量减少了 99.988%,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 99.992%,根据Crypto Carbon Ratings Institute (CCRI) 的一份新报告,这一减少意味着该网络现在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数百个美国家庭在全年用电期间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少。 以太坊转向PoS机制,是针对以太坊网络的升级改变,并非PoW、PoS两种共识机制之间的“较量”。PoW、PoS两种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简单地看,PoS机制更安全、能耗更低并且更适合实现新扩容解决方案。但实际上,两种机制拥有共同的最终目标——帮助去中心化网络安全地达成共识。只是不同的区块链项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更有益于生态发展的机制,很多区块链项目都选择多种共识机制搭配使用,取长补短。共识机制被认为是区块链的核心。AET公链也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共识机制,在预挖矿阶段,AET公链使用PoW协议;在正常挖矿和质押阶段,则转向更节能、更高级的PoS机制。PoW 可以确保AET公链完全去中心化,公平公正,不需要中心化的管理机构,节点之间实现了公平竞争。PoS 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共识达成的时间,可以实现毫秒级交易速度。但两种共识机制又同时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PoW的主要缺点是浪费能源,耗费算力。PoS则容易导致代币大量集中,流动性变差等问题。基于以上两种共识机制的特点,AET公链又采用主节点技术,以获得新的治理机制,确保AET网络的去中心化,为AET、ACU等电子货币的全球流通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以太坊作为公链“龙头”,在设计理念、技术架构、共识算法等方面为行业提供样本,此番以太坊转换PoS机制也将为行业提供范例,成为PoS大营中的“明星项目”。 特别的是,AET还将PoS机制应用到社区治理当中。在AET社区,PoS激励共识机制以按资分配方式发挥作用。根据社区治理条例,AET社区的每位成员都可以根据持有的相应 AET 的数量,获得相应的激励。通过PoS激励共识机制给予社区于成员更多奖励,调动社区成员积极性,更好地建设社区,形成良性循环。 转向PoS后,以太坊的前景更被看好。苏黎世大学教授Bernstei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以太坊合并下的新经济模式与代币销毁相结合,可能会导致在需求旺盛时期出现通缩的情况。以太坊的合并,可能会导致机构大力采用它。Bernstein表示,鉴于其经济转型、可扩展性路线图以及其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区块链将“成为数字资产类别的领导者”。由于其领先的市场份额、市值和流动性,他预计以太坊将被机构广泛采用。